时间:2021-04-20 16:40:05
牦牛生活在高原地区,生活环境一般在海拔3 000 m 以上,本身能够适应严寒的环境,是高原地区养殖区养殖的主要畜牧种类。生活在青海高原地区的人们,平常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牦牛,牦牛为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牦牛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,进而牦牛的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,然而疫病却成了影响牦牛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,为了保证牦牛产品市场的正常供应,养殖者要加强对牦牛的养殖管理和疫病防治,以促进牦牛养殖业健康发展。
1 牦牛的饲养管理
1.1 牦牛的营养
牦牛每天的营养摄入量需要结合牦牛的年龄、性别、体重等多方面的数据进行确定。依照青海地区的养殖经验,每日 100 kg 的牦牛需要食用10 kg 中等品质的青草,200 kg 的牦牛需要食用 14kg 中等品质的青草,250 kg 的牦牛需要食用 16 kg中等品质的青草,300 kg 的牦牛需要食用 18 kg 中等品质的青草,300 kg 以上的牦牛需要食用 20 kg以上中等品质的青草。牦牛除了需要摄入满足自身机能不可缺少的定量青草之外,还要根据产奶量补充相对应的青草量,一般情况下牦牛每生产 1 kg 标准奶需要额外再摄入 3 kg 的青草进行自身营养的补充。
1.2 冷季放牧饲养
冷季放牧饲养牦牛的目的是为了**、保膘,防止因为过度寒冷而造成牦牛的身体素质降低。养殖者需要事先划分好放牧草场和备用草场,在放牧草场的选择上首先要选择距当前居住地较远的地方,由远及近进行放牧;其次要尽可能选择山区,如果没有山地可以选择滩地,降低对定居点附近草场的消耗。放牧的时间比较短,通常情况下早上会晚点出牧,晚上会早点收牧。当牦牛群中有大量的已孕牦牛时,要避免去有大量冰滩地的草场,防止牦牛因为意外情况造成流产或者摔伤。为了较大程度上保膘,养殖者需要在放牧区搭建一些简易的牛棚,供牦牛休息。冷季的末期,是牦牛身体虚弱的阶段,也是牧草易出现短缺的阶段,因此养殖者要注重加强对幼牛和孕牛的饲养管理,以保证其越冬 。
1.3 暖季放牧饲养
暖季放牧饲养牦牛的主要目是为了抓膘。因此,一天中大量的时间都要用来放牧,平均每天要放牧 13 h 以上,让牦牛吃好草,并且通过**的方式方法促进牦牛对青草的摄入量。夏季温度比较高,要尽可能将牦牛放牧在山顶等比较清凉的地方。牦牛在比较凉爽的环境中时食欲比较大,所以通常情况下,当太阳开始下山时,养殖者并不会急于收牧,反而让牦牛继续进食,在天黑后才会收牧。
2 牦牛常见疫病的预防措施
2.1 搞好饲舍卫生
在预防牦牛疫病时,养殖者要坚持“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”的原则。为了防止疫病的发生,首要任务是搞好饲舍卫生、保证饲舍安全。因为很多病毒有强的传播性,脏、乱、差的养殖环境易促进病毒的滋生,并且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。因此,要对饲舍进行定期的卫生清扫,有效降低牦牛疫病暴发的概率,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[2] 。
2.2 坚持定期消毒
定期对养殖区进行消毒,从根本上消灭疫病病毒传播的源头,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牦牛疫病的暴发规模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。消毒的频率一般为 1 周 1 次,对牦牛使用的物品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。发现有牛感染疫病后,要及时进行隔离,对于疑似感染的牛也要进行隔离,并通过**的手段进行确诊与治疗,降低疫病的传播范围。对病死牛,要在合适的地方进行焚烧,消灭传播源。对出现过疫病牛的饲舍要进行消毒,无法进行消毒处理的物品要进行合理的处理。引入新牛时,要对外来牛进行免疫检查,确定安全后才能进行混合饲养 。
2.3 建立定期检疫制度
很多牦牛疫病属于人畜共患类传染病,因此在青海等高原地区牦牛的集中养殖区,可能会出现牛先染病,人后染病的情况,因此当出现疫病时,要立即采取适当措施保证人的健康,防止人患病。对牛群要进行定期检疫,对健康的牛群同样也要如此。对一些有特定情况的牛群要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检疫处理。在检疫过程中发现疑似病牛要立即采取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,防止疫病进一步扩大。
3 结 语
综上所述,青海地区牦牛养殖区比较多,养殖经验也比较丰富。养殖者要充分结合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,加强对牦牛的饲养管理,采用切实有效的疫病防治措施降低疫病的暴发率,从而推动牦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。
【免责声明: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**时间删除内容!】
来源:今日头条
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6886064815282848267/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